本文为我司首席经济学家杨敬昊就企业可以如何利用金融衍生品工具对自身经营风险进行控制以及商业银行在其中起到的作用等相关问题接受《中国经营报》郝亚娟记者采访的回答,新闻链接请点击此处。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工业企业影响最大,无论是大宗商品作为产成品的上游企业,还是以大宗商品为原料进行加工的下游企业,这当中首当其中的则是制造业企业。而制造业企业中,又尤其以商品价格背靠国际市场定价的企业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比如,2021年的煤炭及煤化工下游商品行业、2022年上半年俄乌冲突导致的原油和石油化工下游商品行业以及包括碳酸锂在内的有色金属行业。更近的例子则是今年春节之后,新一轮的有色金属行业迎来的原料上涨行情,以沪铜主力合约价格为例,从2月29日的68990元/吨在两个半月的时间里飙升至5月17日的88940元/吨,创沪铜主力合约价格历史新高。而这近2万元每吨的价格涨幅落在铜加工行业的企业上,便意味着巨大的经营风险。
企业要规避价格风险,最常规的方法就是以产业客户的身份进行大宗商品的套期保值,这样可以享受比较优惠的保证金率水平,降低资金占用。而如果采购的原料是外汇计价,但企业资质或体量不足以直接在海外市场直接进行套保,则这些企业除在内盘进行原料商品的套保以外,还需要考虑在银行以外汇远期合约的方式对外汇的汇差波动进行套保。
银行在这当中,除了我刚才提到的通过外汇套保帮助原料或产成品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较大的企业外,还可以有效支持外贸出口企业的结售汇。此外,银行不仅可以和期货公司及其风险管理子公司一起助力实体企业;银行对于现货生产贸易企业而言,也可以通过和交易所及交割库的密切合作,为这类企业量身定制降低交易和仓储成本以及短期流动性成本的便利工具,比如大商所的非标准仓单期转现工具、郑商所的仓单质押逆回购工具。银行在此当中都是重要的一环。
依照我司合规和内控要求,对本文及其转载和引用,须作以下声明:
1. 本文中的信息均源于公开资料,仅作参考之用,并力求准确可靠,但对于信息的准确性及完备性不作任何保证。不管在何种情况下,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或需要,不能当作购买或出售报告中所提及的商品及其资产标的或合约的依据,且本公司不承担因根据本文操作而导致的损失。
2.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其配套指引,敬请投资者依照投资者适当性测试结果,审慎操作,并注意可能存在的交易风险。
3. 对本文的引述、引用和转载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须注明出处;除采访媒体以外的媒体、机构或个人对本文进行全文转载或引用的,除注明出处以外,必须取得我公司的书面授权。
特此声明。